5月4日上午,风和日丽,平江县三阳乡石坪村百家争鸣,山山岭岭处处是蜜蜂低吟浅唱。“全村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家里都养了两三箱蜜蜂。卖出一桶蜜能赚七百元乃至更高。”县二中驻村扶贫队员林永康和记者说,“每年还有两三千箱周边村养的蜂放到石坪村来采蜜。”
养蜂能手汤元祥的养蜂基地上,分布着30口蜂箱,其间一棵大梨树上吊着3只黑色袋子。“这些袋子做什么用?”记者疑问。
“蜂群越冬后通过繁衍,群势强大,促成分蜂热。假如让蜂群顺从其美地发展下去,就会形成蜂蜜减产。”汤元祥给出了专业的解说,“蜜蜂喜爱漆黑的生活环境,咱们用黑色分蜂袋协助蜂群分居。”
2018年,财政部驻平江扶贫工作队队长兼平江县委副书记邢朝虹,招集驻村帮扶队、支村两委一道出谋划策。
“咱们村林地面积近1.6万亩,花源好,有木子花、山桂花、槐花等等;蜜蜂收集百花酿出的百花蜜有特征!村里上世纪起就有散户养蜂的传统,又有能手能够带头,根底好。”
上一年,养蜂大户童畅元花2万余元从浙江购进一台真空浓缩机,用于蜂蜜脱水。脱水后,蜂蜜能够保存得更久。帮贫困户蜂蜜脱水,童畅元只象征性收点电费。
紧接着,村上又与养蜂大户合议规划了一套礼盒包装,蜂蜜产品穿上了美丽的新衣裳。
邢朝虹与财政部机关党委干部丁庆新活跃协助石坪村对接电子商务平台、打通途径。百花蜜在微信、淘宝顺次上线。
蜜香不怕林子深。北京、广州等地的订单接连不断。“线下现已求过于供,后来淘宝只得暂停供货。”村支部书记黄兴说。
小蜜蜂“养”成甜美的大工业。县政府办驻村扶贫队员刘臻和记者说,上一年,村里贫困户已悉数脱贫。“绿卡户”张物生就养了20多箱蜂,赚了约16000 元。
“别看咱们曾是贫困村,咱们还有‘国际交流协作’呢!”黄兴笑着说,“2018年,30多名非洲朋友在县农业局的带领下来到汤元祥家看蜜蜂、学摇蜜,学得尽兴而归!”